小编语:孩子说谎,总是令每个父母深感头痛,很多时候,无论家施以多么 严厉的处罚,也很难令孩子矫正过来。其实,据专家统计,儿童说谎话67%是由于畏惧和怕嘲笑引起 的,10%与儿童的想象、夸张有关,只有20%的孩子是故意说谎。
德国的教育专家罗特.克雷奇默说,如果父母亲能采用一种平静、镇定、 理解的方式对待子女的说谎,那么从一开始就能避免许多谎话和不必要 的争论。孩子有时说谎是因为他们担心受到责,或是由于怕羞,不想辜 负父母对他们的期望。父母不应不顾一切地逼迫孩子坦白,否则孩子会 编更多的瞎话来自圆其说,那情况就更糟。
面对孩子的谎言,家长不必着急,而应冷静分析孩子说谎背 后的理由,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。
孩子为什么说谎
1、将想象和现实世界混淆
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,很多时候会自己凭空想象一些不着边际的 话,并说得和真事一样。这并不是孩子在说谎,而是孩子的想象。有时 孩子把所想象的事物当成了现实,因为他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 间的界限。有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,这样责怪 孩子是很不公平的。
2、为了引起注意
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存在的特性,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, 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,孩子就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3、父母的教育不当
有些孩子说谎,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,特别是家长的说谎行为,常 是造成孩子说谎的直接原因。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,如果父母 在孩子面前说了谎,就会使孩子产生“说谎不为错”的错觉,最起码也为 他们的说谎壮了胆。
4、容易受别人的暗示
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,例如:“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 吞进肚子里去了?”这种暗示性的提问,很多孩子会回答:“是的。”如果 你耐心些问孩子:“弹子哪里去了?”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:“弹子 滚进桌子底下去了。”
5、为了达成某种愿望
有时,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。这是由孩子心里 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,因而产生了“幻想”,并非真的说谎。
6、为了逃避某些事
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,比如:孩子不愿去上学,就会 说:“我肚子痛。”孩子的这类说谎,往往是恐惧心里所致。而滥施惩罚 就是造成恐惧心里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孩子做错事或有行为 过失时,为了开脱责任,逃避家长、老师的惩罚或打骂,便有意说谎。
不同说谎类型孩子的教育对策
当你面对孩子“说谎”是狠批一顿,很是视而不见,还是担心焦虑?其 实,孩子说谎并非大人眼中的“道德”问题,切勿盲目批评,否则,就很 可能真的把孩子推上”说谎“之路。
1、幻想型说谎的孩子
4岁的乐乐不愿上幼儿园了,只要一进幼儿园大门,他就哭闹不停,说 里面有大老虎。“幼儿园咋会有老虎?”张女士觉得儿子在说谎,就骂了 他一顿;但乐乐子啊幼儿园里仍哭闹不停,说害怕大老虎。老师看他样 子不像“说谎”,可幼儿园哪里有老虎?后来,仔细查找发现,一个小朋 友穿了件虎皮文罩衣,这就是乐乐口里的老虎。
专家说,处于想象敏感期的孩子会把书本上看到的或很久以前做过的某 件事情和现实混合起来,分不清现实和幻想。当乐乐看到虎皮罩衣时, 只想到虎皮的相似处,切区分不出不同,于是出现了幻想型说谎,并不 是有意说谎。越是年龄小,想象力、创造力丰富的孩子,越容易发生还想型说谎。
支招:遇到这种情况,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扣帽子,这样会扼杀孩子想 象力;不妨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,什么是想象的,让他逐渐把现实和 想象区分开来;同时,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,比如“我想”、“我希 望”。
2、攀比型说谎的孩子
周周看见邻居小朋友拿着妈妈新买的手枪,他虽然很羡慕,但嘴上切 说:“告诉你们,我爸爸买了一支比你还要漂亮的冲锋枪。”
专家分析,攀比心里是导致周周说谎的原因,这也是无意撒谎,他只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还有些孩子为了取悦父母、老师,赢得他们的 表扬而撒谎,这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受人关注、表扬的心里需求。
支招:遇到这种情况,家长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,满足孩子渴望被人关 注的心里;此外,父母要以身作则,严格要求自己,不在孩子面前说 谎;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,犯错后及时承认错误,并认真改 正。
3.逃避型说谎的孩子
有一次,徐女士亲眼目睹女儿将牛奶洒在地上,然而,当她问起这件事 情,女儿却矢口否认,还说是隔壁邻居小孩儿干的。
专家表示,因为做错事、害怕承担责任或者不愿做某件事而说谎,这在 年龄稍大的孩子中普遍存在。
支招:对于逃避责任的孩子,父母应明确态度,告诉孩子自己喜欢诚实 的人,鼓励他们说出真相;当孩子说出实情后,不要因为他做错事而责 怪他,而要教他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,既能培养孩子自理能力,以后不 再犯类似的错,也能防止孩子因害怕批评而说谎;反之,如果父母不引 导,而是一味批评,就会形成恶性循环,导致孩子面不改色地随意说 谎。
孩子说谎家长要检讨
说谎,似乎是成长中的孩子们的通病。其实,孩子说谎是家长教育不当 的结果,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现实和想象的不同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4岁 以下的孩子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。因此,家长 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,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行。
父母不要“教”孩子说谎
许多家长意思不到自己一些细小行为给孩子带来影响。例如,不喜欢接 待来访人,就教孩子说“如果某人来找我,就说我不在”;如做了不愿让 配偶知道的事,也对孩子说“别让你妈知道”;还有的家长说到做不到, 给孩子空口许诺等。由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威信,父母说的或是 做的孩子认为都是对的,逐渐也就学会了说谎。对这类行为的后果,家 长一开始往往意思不到,等孩子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诚实。
不要惩罚讲真话的孩子
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:孩子说了真话,父母却劈头概脸地一通 严厉批评,甚至体罚孩子。如:有一个母亲请病假出去玩,结果孩子将 真实情况告诉了来探访妈妈的同事,孩子母亲知道后痛打了他一顿,还 教他以后在有这种事就告诉别人“我去医院了”。这样一来,孩子将逐渐 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,不说真话倒能平安无事,甚至还可以赢得父 母的赞赏。如果下次犯了错误时,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逃避惩 罚。所以,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;孩子承认错误后,首先表扬他的诚 实,然后在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。
帮助孩子区分想象和真实
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6岁的孩子只有大约18%的人能够区别真实和想 象,而9岁的孩子中有90%能够理解故事是编的还是真实的,在11-12岁 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,也就是说,孩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 渐理解:“谎言”和“诚实”是怎么回事的。因此,家长要在孩子3-4岁时开 始帮助他们学会分辨什么是假装的,什么是真实的。例如,做游戏时, 家长扮成大灰狼,孩子觉得害怕,这时可以跟他解释什么是“假装”的。 稍大年龄的孩子,则可以针对科幻电影,童话故事、戏剧中的人物和孩 子讨论事实与虚构的区别。
及时奖励诚实的行为
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,奖励比惩罚更重要。当发现孩子闯祸以后, 不要气急败坏责问“这是不是你干的。”此事,孩子很有可能因为怕挨打 而说谎。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。家长可以注视孩子的 眼睛,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,或者说“发生了什么事”。如果孩子承认了 错误或请求原谅,应先表扬他的诚实,然后再批评,并且相应地减轻对 他的处罚。
任何行为都是在初始时最容易矫正。所以,当家长发现孩子第一次 说谎时,就要十分重视这个问题,并要适时惩罚。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 谎时会感到极度不安,即使侥幸蒙混过去了,也会十分担心,如果家长 不及时发现制止,孩子会习以为常,撒谎成“性。